英國私立學校普遍都有舉辦家長會(Parents' Meeting)的傳統,舉辦周期各個學校皆有不同,通常一年會有一到兩次家長會。家長會一般都會安排到工作日的晚上進行。
如果家長或者學生的監護老師無法參加,學校也可以安排電話或者視頻會議進行溝通。
那英國私校家長會的作用是什么,在家長會中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并提問?
家長通過和老師的交流溝通,了解學生課堂表現、測試數據、評估、作品集和作業等。家長會是家長與老師之間舉行的簡短會議,主要內容是討論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進展,共同尋找解決學業或行為問題的方法。
英國私立學校家長會通常鼓勵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參加,但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學生也在場,如果特殊情況下學生不在場,家長也可以單獨參加。
英國學校和家長之間保持著一種既親近又疏離的關系,一方面讓家長知道學校跟家長一起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合格的人才,一方面避免讓家長覺得過度干預,造成負擔。
學校除了通過家長會和家長、學生建立聯系,當然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也有家長群。
通常學校會通過正式的郵件、電話、紙質文件和軟件系統(比如很多學校都在采用的Firefly平臺)來跟家長傳達信息。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信息出現在家長群里,例如:
1.校內活動提醒。比如學校已提前公布的各種活動,臨近時提醒大家注意參加。
2.失物招領。因為英國學校學生每天需要根據課程更換正裝和運動裝,因此難免低年級的孩子把衣服搞丟了或者拿錯了。
3.家長間的互幫互助。從購買孩子的校園物品到育兒相關的食物、醫生,甚至去哪兒找小時工、保姆等等。
4.也會討論給老師“送禮”的事情。聽說老外不搞“人情”,英國家長也會給老師“送禮”嗎?會送!并且還是公開送!
開學第一天、學年最后一天、圣誕節這些特殊的時間節點,都會看到不少孩子捧著禮品袋,當著其他同學和家長的面把禮物送給老師。
但是家長送禮物的不能太昂貴,比如價值幾磅的護手霜、小文具、小掛件等,大多數學校都會直接規定上限金額,比如不得超過5英鎊。
如果你也是家長中的一員,不難發現英國家長群,最顯著的特點去權威化,沒有老師的參與,家長群成為了一個真正平等互助的平臺;只交流必要的內容,不給參與者造成負擔,這就讓家長們都很輕松。
大部分在英國低齡留學的孩子都會安排監護人去參加家長會。參加家長會之前家長或者監護老師需要對學生的近期學習情況,學習報告都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家長或者監護老師能夠在家長會之前和學生進行一下溝通,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態,或者有哪些事情希望家長或者監護老師反應給學校的。
另外建議家長會的過程中一定做筆記,學生所學的科目眾多,家長會通常要持續1-2個小時,以免會后忘記老師給出的建議。
英國大多數學校任教老師都具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和經驗,因此家長可以請他們提供有關如何幫助孩子在該學科上更加進步的指導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