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球很可能正式迎來第一支新冠疫苗面世。此時距離已知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被發現,還不足10個月。這一速度遠超一般疫苗研發所需的8-10年時間。
全球研發者爭分奪秒,170款候選疫苗涌入賽道。
其中,來自中國(4)、美國(2)、英國(1)的共7款候選疫苗率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最后沖刺階段,俄羅斯疫苗“衛星V”異軍突起同樣備受關注。
與此同時,以各國政府為代表的全球買家也已搶先下單,“疫苗爭奪戰”一觸即發。
8月3日,英國政府與印度制藥公司Wockhardt達成一項協議,買下了Wockhardt公司位于英國威爾士北部雷克瑟姆工廠一條生產線未來18個月的專用權。
一旦有英國政府訂購的候選疫苗面市,大量的疫苗藥水將被運往這家工廠,被灌裝進小藥瓶或注射器中,隨即再被運往英國乃至全球各地的醫院、診所與消費者手中。
Wockhardt工廠的生產線預計不會空懸太久。在英國政府的現有訂單中,備受期待的、由英國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疫苗學教授莎拉·吉爾伯特(Sarah Gilbert)領導的研發團隊和阿斯利康制藥公司合作研制的新冠候選疫苗AZD1222預計最快將于9月投入使用。
據醫學期刊《柳葉刀》7月刊文介紹,AZD1222于4月23日至5月21日針對1077名受試者開展的Ⅰ/Ⅱ期臨床試驗顯示,這款新冠候選疫苗在所有評估的受試者中均被耐受,并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強大免疫應答,此外也不會引起嚴重副作用。
早在這一結果公開發布之前的5月底,AZD1222已逐步在英國、巴西、南非等地開啟了Ⅱ/Ⅲ期臨床試驗,成為全球最早進入Ⅲ期試驗的新冠候選疫苗。8月,這一試驗的范圍還擴展到新冠確診和病亡人數最多的美國。
“在得到(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不到100天的時間里,莎拉和她的團隊就能開始疫苗的臨床試驗,這真的很令人震驚。”牛津大學高級醫學教授約翰·貝爾7月底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評價道。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稱,AZD1222(原名ChAdOx1 nCoV-19)的項目進展超出預期。英國政府疫苗工作組主席凱特·賓厄姆則在7月初表示,吉爾伯特領導的疫苗團隊遠遠領先于世界,他們研發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疫苗”。
目前,這款由牛津團隊研發、阿斯利康負責發行的新冠候選疫苗,已獲得了全球最大數量的預訂單。
據不完全統計,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已獲得總共逾25億劑訂單,成為全球預定量最多的一款候選疫苗。該公司也曾承諾在全球范圍內同步建立多個供應鏈,為全球提供超過20億劑新冠疫苗。
早在5月中旬,美國就向阿斯利康訂購了3億劑疫苗,提供了高達12億美元的資金。此外,阿斯利康向英國政府承諾提供總計1億劑疫苗,其中3000萬劑最早將于9月分發給英國民眾使用。
6月4日,阿斯利康宣布與由世衛組織、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CEPI)、疫苗聯盟Gavi等參與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達成了7.5億美元的協議,以支持3億劑疫苗的生產、采購和分銷,并于今年年底開始交付,這也是COVAX自宣布成立以來的第一筆訂單。
同一天,荷蘭衛生部宣布,荷蘭、意大利、德國和法國將結成“歐洲包容性疫苗聯盟”(IVA),共同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他們首批訂單押寶阿斯利康,購買了3億劑疫苗,包括如果疫苗最終被證明安全有效,還有權向阿斯利康另外加購1億劑疫苗的選項。《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不超過4億劑疫苗的供應將是零利率的。
8月7日,印度血清研究所(SII)與阿斯利康簽訂合同,負責在印度進行該疫苗的部分人體試驗,并承諾在疫苗通過鑒定之后,在印度生產10億劑用于印度市場,以及提供給疫苗聯盟(GAVI),以供貧困國家使用,可涵蓋57個國家和地區。由于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曾表示將以成本價出售該疫苗,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估計,該款疫苗在印度市場每一劑的售價將在1000盧比左右(不到100元人民幣)。
同時,阿斯利康還在8月與日本、澳大利亞達成協議。該公司擬于2021年1月起向日本供應1.2億支疫苗,其中1月至3月將首批供應3000萬支。澳大利亞政府則在與阿斯利康簽署意向后于8月18日承諾,該款疫苗一旦研發成功,將向該國2500萬民眾免費提供。
8月12日,墨西哥和阿根廷也與阿斯利康達成協議,獲得了該疫苗的技術轉讓和1.5億至2.5億劑疫苗的生產許可,以供(除巴西外)整個拉丁美洲使用,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交付。
8月27日,歐盟委員會表示已與阿斯利康簽署新冠疫苗購買協議并支付定金。這是歐盟簽署的第一份新冠候選疫苗訂購協議。歐盟委員會一名發言人說,歐盟已支付3.36億歐元(約合3.96億美元)定金,向阿斯利康制藥公司訂購至少3億劑疫苗。
不久前,中國康泰生物也與阿斯利康達成合作,根據合作框架協議條款約定,康泰生物作為技術受讓方,將確保在2020年底前達到至少1億劑該款新冠疫苗的年產能,并在2021年底前將該疫苗設計產能擴大至年產至少2億劑,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另據《每日快報》最新報道,英國政府方面稱,牛津大學及帝國理工學院的新冠疫苗研發的測試工作已經接近完成,最快可以在六周后投入使用。
報道稱,在最佳情況下,英國將在六周后的十月中旬上市新冠疫苗,政府還表示已經建立了大規模生產的能力。
報道引述一位英國政府高級官員的話表示,英國已經可以批量生產疫苗,且具備在幾個月內將其分配給整個國家的能力,政府目標讓大家的生活在2021年恢復正常。
“我們正在研究六周推出疫苗的方案,這將完全改變游戲規則。”
“我們感覺牛津大學和帝國理工已經非常接近研發出疫苗,且我們有足夠的生產能力。”
“最佳情況下,疫苗能在十月中旬問世。”
之所以政府如此看重疫苗,也是因為從九月開始,不僅天氣將轉涼,而且學生們將開始重返校園,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將返回工作崗位。
英媒也指出,英國疫情將在接下來六周進入關鍵階段。
“如果牛津大學的疫苗成功了,其他疫苗也會成功。”吉爾伯特在今年5月的聯合國演講上表示,“我們從埃博拉中吸取的教訓之一,就是必須讓多種疫苗獲得許可,而不是最終形成壟斷。”
最后,讓我們期待疫苗的成功研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