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英媒報道牛津疫苗即將開始批量裝瓶首批生產出來的牛津疫苗。預計9月將大批量就緒,只要候選疫苗獲得監管機構的批準,將可以按照政府的計劃,直接送往診所進行接種。
《每日快報》之前報道,牛津大學新冠疫苗負責人John Bell在LBC廣播電臺采訪時表示:最快可以在2020年圣誕節前,為英國所有人接種疫苗。
在采訪中,牛津大學新冠疫苗負責人John Bell進一步表示:如果一切順利,疫苗可以在今年秋季大規模生產出來,然后在今年圣誕節前完成在英國的接種。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牛津疫苗是目前全世界測試階段效果最好、呼聲最高的疫苗之一。如果牛津疫苗最終大獲成功,包括騰訊、復星、華為,以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多家中資企業將從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在開發新冠疫苗的競賽里,擁有900年歷史的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脫穎而出。該校的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正在與數家大型上市制藥公司展開競爭,對于這些上市公司的投資者而言,若疫苗有效,他們將獲得豐厚回報。
不過,即便是在牛津大學這里,如果研發的疫苗有效,幕后的多層次直接和間接私人投資者也將從中獲利。這些受益者包括牛津大學本身,該項目研究中心的兩名科學家,以及由一名前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 G.DBK)的股票交易員在去年創立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投資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政府已向一家名為Vaccitech Ltd.的公司投資500萬英鎊(約合650萬美元),該公司的技術是牛津大學疫苗研發的核心。
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的一個投資部門在內的幾家中國投資者,在一家堪稱Vaccitech最大投資人的公司中持有少量股份。
牛津大學4月份已作出選擇,如果該校的疫苗最終獲準使用,英國制藥商阿斯利康(AstraZeneca PLC)將牽頭該疫苗的生產和分銷。
阿斯利康的股價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12%,投資者在權衡該疫苗的開發能否賺錢。阿斯利康首席執行官上周四公布財報時向彭博電視(Bloomberg TV)表示,他希望在此次危機最糟糕的時期過去后,能通過該疫苗在較富裕國家獲得“合理的利潤”。
如果牛津大學的疫苗有效,有望從中獲利的不光是阿斯利康的股東。
非上市公司Vaccitech擁有對牛津大學上述疫苗開發至關重要的知識產權。該公司由領導這一疫苗項目的牛津大學科學家Sarah Gilbert和Adrian Hill共同創立。根據3月份的一份公開文件,這兩名科學家目前合計擁有該公司約10%的股份。
另據其管理人士透露,在最近一輪主要融資后,去年該公司的估值約為8,600萬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Alphabet Inc (GOOG) 旗下的GV(此前名為Google Ventures)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后者是硅谷風險資本巨頭紅杉資本的關聯公司。
Vaccitech現在是隸屬于牛津大學的牛津科學創新公司(Oxford Sciences Innovation PLC, 簡稱OSI)的投資組合中最具價值的企業之一。
OSI系牛津大學于2015年成立的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旨在為從免疫學到量子計算等諸多研究領域孵化出來的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據投資者文件顯示以及接近這兩家公司的人士透露,OSI持有Vaccitech 46%的股份。據《華爾街日報》見到的OSI的一份最新投資者文件,OSI投資的78家公司中還包括另外五家孵化自牛津大學、從某些方面參與了應對新冠疫情工作的公司。
反過來,OSI也有自身的投資者群體。牛津大學擁有OSI 5%的股份。OSI已從外部投資者處募資約6億英鎊,其中包括英國對沖基金Lansdowne Partners LLP、Alphabet Inc. (GOOG)旗下GV以及紅杉資本旗下一個為合作伙伴和創業家管理資金的實體。
據《華爾街日報》見到的一份近期的股東名單,中國企業集團復星國際有限公司的一家關聯公司持有OSI 2.7%的股份。華為旗下一個投資部門持有OSI 0.7%的股份,據悉這筆投資是2018年10月進行的。另外的中資企業騰訊也持有至少2%的股份
綜上所述,中國的企業在做好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提前投資布局國外的其他產業,像這次的英國牛津疫苗,一旦最后成功,在疫情過去后,這些提前布局的中資企業都能從中獲益!
我們常說,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移民同樣如此,未雨綢繆,提前布局,未來必將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