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新疫情播報:截止至2020年4月26日,總計確診案例152,840例(+4,463),死亡20,732例(+413)。
從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單日死亡人數已經下降到了最低點,從各個醫院的出院人數以及重癥病房的統計人數來看,也已經明確顯示,英國疫情已經實際進入到一個快速的下降通道。
據英國媒體26日報道,隨著英國政府抗擊新冠病毒疫情進入第二階段,政府計劃要求所有入境人員隔離兩周。報道稱,面對抵達英國海域和機場的游客,政府官員正在制定一項與新加坡政策類似的計劃。
隨著英國放松全國封鎖政策,為了遏制新增輸入型病例,英國政府推出“跟蹤和追蹤”計劃,將識別和隔離新的感染病例。據悉本周英國大臣和官員們已經通過這項計劃,最早將于下月開始實施。對所有入境英國的旅客,都要求隔離14天,不管是外國人還是本國人。
政府會派人走訪入境隔離人員,如果他們沒有在上報的地點進行隔離,恐將面臨巨額罰款甚至刑事訴訟。
《星期日電訊報》頭版頭條:進入英國者,兩周隔離期。
《星期日郵報》:終于,任何入境英國的人士都將要隔離兩周——在新冠應對計劃“第二階段”,回家的英國人和外國人都必須自我隔離。
《倫敦標準晚報》:在阻止新擴散的最新計劃,入境英國的人士將需隔離兩周。
《太陽報》:檢查!希思羅總裁呼吁在所有英國機場進行新冠篩查、體溫檢查,并實施“健康通行證”制度。
據了解,這一計劃與新加坡目前的隔離計劃類似,是在本周三部長和官員會議上達成的。官員們被告知,根據《冠狀病毒法》(CoronavirusAct)規定的權力,要研究強制執行的方法,包括巨額罰款甚至刑事起訴。雙方同意,當局可以訪問入境者的注冊地址,以確保他們沒有違反檢疫。
緊急立法賦予移民官員權力,將有潛在感染力的人轉移到適當的地方進行篩查和評估,并讓公共衛生官員對行動實施限制。
新措施將得到“全球傳播運動”的支持,該活動旨在警告游客,如果他們來到英國,會有什么樣的期待。
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說,我們港口采取嚴格的新加坡式做法,將有助于英國管理入境旅客的風險,減少出現第二次高峰的可能性。他說,我們正在考慮根據科學建議,在適當的時間部署這些措施,并在社區傳播明顯減少的情況下部署這些措施。
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和希臘等數十個國家已經實施了為期14天的入境檢疫。日本和香港在一月中旬對所有來港的患者進行了核酸檢測,這些檢測立即被送往醫院,而那些測試陰性的患者則被隔離。已經有130多個國家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旅行實行了某種形式的限制、檢疫和禁令。
世界上至少90%的人口居住在限制非公民和非居民從國外入境的國家,英國因允許任何人隨意入境曾受到批評。
目前,每天仍有超過15000人抵達英國,自疫情爆發以來,數十萬英國國民被遣返,其中包括來自受災最嚴重國家之一西班牙的20萬人。
今年1月以來,中國以及遠東和中東其他國家的官員一直在使用紅外攝像機對高溫旅客進行監控。那些在屏幕上出現紅色的人會被健康專家挑選出來進行咨詢,在某些情況下會被檢測出患有這種疾病。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說,入境檢查“無效”,因為病毒攜帶者可能需要兩周時間才能出現癥狀。在中國、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機場只發現了少數病例。為英國運送重要物資的卡車司機可以免于取締。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隔離應該不是強制性的將入境人員轉移到類似于“安全屋”的地方進行隔離。還應該屬于居家式的自我隔離,而英國政府將派出人不定期的抽查。目前尚不知該計劃能否順利通過議會。
英國政府早前表示,檢查入境者對阻斷病毒傳播“效果甚微”,因為英國本土傳播規模已經太大。但時移世易,英國政府已經準備“跟上世界各國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