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交易監管之網越收越緊
就在這個中國農歷新年大年初五,我們還在喜迎財神的時候,一條最高檢和最高法負責人的講話卻讓很多華人震驚。
從現在起:非法進行外匯交易并獲利超過10萬人民幣,將按照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這也意味著大家平時的朋友圈換匯時代要終結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聯合發布《關于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解釋》發布后,很多人都對兩個問題非常關心:
1、什么是變相買賣外匯?
2、情節嚴重的界限是什么?相關負責人作出了詳盡的說明:
首先,倒賣外匯行為是指在中國境內直接以現金倒買倒賣個人手中的外匯。最常見的就是在各地中國銀行營業網點門前倒買倒賣外匯的“黃牛黨“。
這種違法方式簡單粗暴,容易被調查取證,執法機構加大執法力度后很容易控制違法行為。
第二種行為是變相買賣外匯。
是指在形式上進行的不是人民幣和外匯之間的直接買賣,而采取以外匯償還人民幣或以人民幣償還外匯、以外匯和人民幣互換實現貨幣價值轉換的行為。
這一種隱蔽性強,調查取證不易,也是今后最高法和最高檢以及其他執法部門重點打擊的目標。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資金跨國(境)兌付。即資金在境內外實行單向循環,沒有發生物理流動,通常以對賬的形式來實現“兩地平衡”。
現在多數地下錢莊的主要業務是資金跨國(境)兌付,導致巨額資本外流,社會危害性巨大。
針對海外的華人,比如你找別人換匯,如果你給別人1萬美元,讓對方將等面值的人民幣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行卡轉賬等辦法將人民幣匯入指定的國內收款賬戶。
雖然這并沒有直接的通過銀行占用每人每年5萬的外匯限額,但是這已經屬于典型的“變相買賣外匯”
任何人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的非法外匯交易總額達到500萬人民幣,或者非法獲利超過10萬人民幣,將被定性為刑事犯罪,罪名是非法經營罪。
獲利10萬如何界定?
除了華人平日里托朋友你換給我,我換給你外,也有不少換匯公司專門做海外華人換匯的服務。
要注意的是,雖然獲利10萬或者換匯500萬是個不小的數字,但是在解釋中也指出這是累積數字,所以小額面值換匯也可能成為刑事犯罪的誘因。
針對第二個問題,最高法和最高檢的解釋更為明確:
1、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或者非法買賣外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二)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2、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或者非法買賣外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情節特別嚴重”:(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千五百萬元以上的;(二)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情節嚴重的和情節特別嚴重的都屬于刑事犯罪,但量刑會有輕重的分別。
如何正常換匯?
中國加大力度監管,民眾應盡量不要在朋友圈換匯。那么正常應該如何換匯?
2019年1月1日起,個人換匯額度依舊是每人每自然年5萬美元。
換匯目的不可以用于海外買房子、炒股買基金、也不能買分紅型、返還型的保險。
所有的銀行轉賬,支付寶,百度錢包,微信等轉賬方式都將受到監管。
同時,國內的親戚也要注意:
2019年1月1日起,個人5萬以上交易、20萬以上轉賬,可能受到大額可疑監控。
大額支付交易的界定
1、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現金收支。
2、非自然人客戶支付賬戶與其他賬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200萬元以上(含200萬元)、外幣等值20萬美元以上(含20萬美元)的款項劃轉。
3、自然人客戶支付賬戶與其他賬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外幣等值10萬美元以上(含10萬美元)的境內款項劃轉。
4、自然人客戶支付賬戶與其他的銀行賬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20萬元以上(含20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跨境款項劃轉。
這個通知已經開始實施。
這意味著:個人賬戶的大額交易及流水異常將接受央行監控管理;這之中,不僅僅包括銀行賬戶收支情況、網絡銀行收支記錄,還將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非銀支付機構的記錄。
今后,我們個人用支付寶或者微信購物消費達到5萬塊錢以上、轉賬金額達到20萬以上,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額可疑交易進行監控。
華人/留學生在海外難免會遇到換匯問題,有些看似平常轉賬交易,如今有可能已經觸及新的法律。
私人換匯風險高!
私人換匯,在海外華人社區里,其實是非常常見而且頻繁的事情,這些年也屢屢見到各種的上當,受騙,甚至因為私人換匯而產生的極端案例,洗面分享幾個常見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切記 警鐘長鳴呀!
案例1: 微信私人換匯被騙,拉黑跑路,危險程度 ****
常見的套路出現在各種微信群中,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幫助對沖換匯,步驟基本如下
2.黃牛中介收到錢后,通過自己或者他人賬戶匯入換匯者的英國賬戶;
風險:
2.黃牛匯入你的賬戶資金被凍結,或者被撤回,或者被央行攔截,打回原賬戶;
3.黃牛匯入你的賬戶資金(或者現金存入的資金)屬于不當收入,例如毒品收入等等;
很多學生,甚至包括長期在英國的華人/留學生都缺乏這個風險意識,在英國,對于資金來源的審查比國內要嚴格的多的多。 錢到達你的賬戶,不一定意味著就一定沒有問題。
為什么最近大家投訴說匯豐關閉個人賬戶很厲害,因為AML 反洗黑錢條例對于銀行機構的監管和要求是非常嚴的,匯豐在目前監管嚴格的情況下,寧可失去這個客戶,也一定要規避風險。 甚至有時候,在資金轉賬頻繁或者高額的情況下,會自動觸動銀行的警戒線,產生關賬戶,甚至報警的被動行為。
案例2: 微信幫忙換匯被抓,坐牢!危險程度 *****
曾經有案例,當事人是英國大學的研究生,加入了私人換匯的微信群,因為私人換匯匯率號,而且沒有手續費,當事人覺得占了便宜,為家里省了不少錢。
在自己換匯的同時,由于當事人屬于性格開朗而且人緣好,黃牛許諾傭金提成,并直接將她發展成為下線,讓她和陌生人接頭領取現金,存入自己的戶頭后,再用自己的英國銀行賬戶匯入她同學的賬戶。
被警察逮捕是必然的事情,因為1:她每個月都有很多現金入賬,作為學生,無法解釋這些資金的來源 2:每次和陌生人接頭領取現金,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協助洗錢行為;
最后的結果:緩刑,社區服務6個月!
案例3: 換匯當面交易被搶劫,危險程度 *****
當事人換匯交易,與網上認識的黃牛約好當面交易,結果交易過程中,突然被蒙面男子搶劫,不但用來交易的現金被搶走,當事人身上的現金以及貴重物品也全部被劫,至于案件屬于黑吃黑還是純屬運氣不好,很難說。
關于外匯控制,換匯從政策層面上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是這次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司法解釋,明確的將政策層面的問題再次往前推進一步,充分說明了“兩高”對于此類案件的慎重和更加嚴格的監管。
私人換匯有風險!
華人/留學生務必要謹慎!